2014“夢土”台灣法國攝影家國際展  

 

台灣,太平洋中的一方島嶼。人們身上流著海洋民族的血液,有一種壯闊的胸懷,又有一種含蓄的美感。在一 處棲息,心與眼卻從不停止飄泊;在某處駐足,雙眸與手卻不斷補捉與探索。綜觀台灣攝影家對於風景的關注, 其心象與意境的轉折,與台灣風土的豐富性相得益彰。台灣多元的地理環境與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造就了特殊的 影像創作風格。“台灣風格”巧妙地呼應當代對多元文化的關注,蘊含歐陸殖民文化的風貌、東洋簡明雅致的結 構、中國傳統美學的韻味還有本土的符號與情感。本文不敢企冀將百家爭鳴又蓬勃多元的台灣藝術概括分類,但 求以一種宏觀的角度為西方與國際觀者簡明闡釋藝術家的創作概念與藝術形式,進而共同探尋其中的奧妙。

“Paysage (風景)” 從西方詞源學的概念來說,是指由觀察者從某一特定視點進行水平或垂直觀察所截取的 有限空間。視覺上包含了空間的線條、特徵與形式,進而推廣為人文風貌的綜覽。自十七世紀起,西方風景畫有 了長足的發展,油畫反覆琢磨的特性,讓畫布儼然成為承載被描繪物象在不同時間的集錦。風景在藝術家眼與手 的交互作用下不斷變化,或可說不斷趨近創作者內心的投射。現代藝術理論更進一步發展出 : 「藝術並非再現可 見的事物,而是讓萬物變得可見」“L’art ne reproduit pas le visible. Il rend visible ”. 將藝術家自主性的內心 想像力與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Paysage ”依照客觀的地理條件,其在東西方自然不能等量齊觀,再加上其被賦予的人文內涵,在東 西方的表現上更是各有千秋。

“ Paysage ”在東方的文化脈絡中被演繹為“山水”的藝術與文學形式,是中華傳統美學中重要的課題之一。 自古文人雅士往往寄情山水,寓景抒懷。甚而被用來探討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無論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或是 崇古尚天,皆反映出華夏文化獨特的宇宙觀與內在哲思。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是人們心性的投 射,同時藉由觀想“山水”達到心靈的昇華與理性思辯的精進。

在近代,隨著攝影形式的出現,該題材對內在心靈探尋的豐富性,以及可發揮的多元表現形式與視覺特性,使 得“ Paysage ” 在至今仍然是藝術家持續關注的主題。 於是,東西方對“ Paysage ”的當代表現又似乎發展出 了一種關乎人類本質的“共性”。由此,也開始了彼此交流與心靈探索的契機。

接下來將以幾個關鍵概念來闡釋當代台灣攝影家的創作理念:

T- Témoignage & Temporalité見證與時間性

快門瞬間的記錄不僅是對於地貌的地理性關注,同時也可能是對人文議題的凝視,更可能是作者內心的投射,因 此作品就產生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見證(Témoignage),精準地捉住地景的瞬息萬變與作者心緒的起伏。而“時間 性”(Temporalité)則展現在如觀察光影對風景物像的刻畫,亦或是反襯事是人非的感懷,或者如電影敘事性的 定格,遂成為創作者喜愛探討的題材。此外,作品中可能有寫實的時間性,也就是拍攝的那一剎那對客體的記錄; 同時也有抽象的時間性,也就是一種超現實或者奇思妙想的時空轉化。

A- Aspect Artistique & Altération 藝術性與變動轉化

由於攝影創作經歷了長時間的演進,逐漸形成紀實攝影與造型藝術攝影的不同流派。然而,兩者仍是彼此相關 的。簡言之,藝術性(Aspect Artistique)就是一種對客體的變動與轉化(Altération),它可以是一段過程也是 一個結果。對於台灣的藝術創作者來說,藝術性的建構不僅是創作獨特的造型語彙,如用色、構圖元素、拼貼、 複像、肌理...等。更重要的是關注凝聚成語彙背後所需的精神性與文化性要素,如東方美學、文人風範、人性關 懷、道德修養等;亦如詩境與音樂或文學的融合與轉化。

I- Image & Image Intérieure 心象投射與觀物取象

“象“(Image)在東方美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所謂:觀物取象(Observer les êtres pour en saisir les images) ,便是以眼與心觀察物象後,類比出一種符合內心想像的景物,或進而探尋出一種超脫物外的意境,如對於雲或 光影的關注。再者,又如所謂的立象以盡意(Etablir l’image pour en saisir tout le sens ),創作者捕捉或型塑出 一種豐富的影像來承載與蘊含多元的思想和情感,如“山”、“水”或“窗”等富含象徵意義的符號。這也是一 種創作者內在思慮的心象投射 (Image Intérieure),讓人們能觀其所觀,思其所思。

W- Water & Wave, L'eau et sa symbolique 水的美學與波光

“水”(Water)似乎是古今中外創作者都喜歡表現的美學題材。“水”不僅有視覺上的豐富性,如它的波光,動 勢,浩瀚,娟秀等; 尤其對東方思想而言,“水”更被賦予一種精神性或哲學性,如<道德經>中對水的比喻。水 光灔瀲(Wave), 轉瞬即逝又變化萬千的美感,往往深深吸引創作者的目光,進入一種心緒隨之起伏蕩漾的冥想 狀態。同時,波光流轉也可外顯出創作者波濤洶湧的內心或心止如水的境界。台灣藝術家帶著海洋民族的情感, 對於“水”或許有更多的情懷,如海納百川的胸襟,又如雲遊四海的飄逸。

A- Abstraction Lyrique & Le Regard Analytique 分析與抒情抽象

西方藝術探討具象與抽象,而東方則探究寫實與寫意。然而,在近代東西方文化匯流與現代思潮交融之際,產生 出了一種“抒情抽象(Abstraction lyrique)”。即主張創作者擺脫了智識或理智的束縛,以非具象的元素自然 地抒發情感。東方藝術家一向習於以寫意或非具象的方式來表達情境,這對東方人來說似乎更顯意境深遠。由 此,或可說“抒情抽象”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互相理解與共感的切入點。與此同時,當代藝術著重概念的論述,讓 藝術家創作時必須針對自我與作品進行“分析(Le regard analytique)”,從創作形式、構圖、元素、象徵意義 與概念等一一剖析。一件作品便在理性與感性的交融與拉鋸中應運而生。

N- La Culture Natale & L'Aspect Narratif 文化母體與敘事性

“風景”這個議題的表現可以在地化,也可以跨域化。“夢土”結合了兩種概念,一者為超現實的、如夢似幻 的、引領夢想的境界;一者為原生的、踏實的、涵養自我的“文化母體(La culture natale)”。 創作者所凝視的 風景有對故土的情懷,也有對異地的轉化。“創作”其實是一種文化想像,從觀看的角度到議題的選擇和取景的 瞬間,都會反映出不同階段與多元文化的影響。

台灣藝文圈在本土化風潮的影響之下,攝影家對於鄉土產生了獨特的視覺論述。他們如實地呈現了某一瞬間的風 景,同時,卻也以他們獨特的視點和敘事方式展現了另一個空間面向。“敘事性(L'aspect narratif)”對攝影者 十分重要,藉由畫面場景的安排和人物或事物的點景配置,便營造出一種情境來引人入勝,進而激發出無限的想 像空間。如蒙太奇的手法,或畫面的切割重組,或不同時空的錯置都能讓作品的故事性更為豐富。

此外,« 夢土 » 這個主題還欲呈現的是群體歷史的共感和個體獨特的視野。若以歷史的演進來探討台灣藝術家對“ 風景”主題的創作,便可得知早期攝影由紀實性逐漸走向藝術性的脈絡。前輩藝術家李鳴鵰 (LEE Ming -Tiao), 擅長以寫實風格捕捉別具寓意的風土民情。對光與影的敏感度,再加上對造型的追求以及用人物點景營造出的敘 事性,讓他成為現代攝影藝術的先行者。

莊靈(CHUANG Ling), 主張“讓攝影自然地呈現人世間的一切可見光景,讓一切可見光景全都回歸於浩渺無 垠的大自然”。在超過六十年的攝影創作生涯,歷經多元風格的演變和人文紀實與現代美學的轉化,他體悟到唯 有“自然”的概念,可將「寫實」、「美學」和「現代性」融會貫通。以敏銳的視野直觀自我的本心,以平實又 細膩的手法忠實呈現物象的狀態,這或許也呼應了莊靈的人生哲學。

郭英聲(QUO Ying-Sheng )視創作為一段生活的紀錄。將所見所感轉化成為內在世界的風景。經由不同地理與虛 實空間的彼此轉換,醞釀出或濃或淡的心境變化。回憶超越了時間的軸線,現實與夢境,當下與過往,都在按下 快門的瞬間,停格成了他永恆的記憶風景。他將無形的情感依附在有形的物象上,如同“風吹草動”,暗喻出情 緒的波瀾起伏。

全會華(SUAN Hooi-Wah) 在《藍色狂想曲 Blue Rhapsody 》(2013)一系列的風景中,所呈現出的抽象影像是 由具象的細部所提煉出來的。讓我們看到類似中國山水的形態,但又不完全為模仿山水而拍攝。在影像中所呈現 的這些偶發的卻又經漫長醞釀的線條,是他恣意不斷遊走、不停探索所發掘出猶如狂想曲一般豐富的影像。讓影 像如不受形體拘束的自由靈魂,如行雲流水般流竄,與創作者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

江思賢 (CHIANG Ssu-Hsien) 的《海上星光(Starlight of the sea/Au-delà des reflets de l'eau sur la mer)》系 列,以實景體現抽象,在不同光影的烘托下,營造如夢似幻的意境。此外,創作者呼應了中文以“光景”比喻時 間的概念,他長時間觀察晝夜海邊的自然與人文光線變化,證明了他的“我在”。江思賢的心境隨著海景轉化, 其拍攝的影像暗示了他的“我思”。海平面是水與天的空間分野; 地平線是日與夜的時間分隔。對風景的凝視與深 慮讓他參透出“日夜陰陽兩極;生命生活兩極;苦樂實虛兩極!”無論時空如何轉換,都是一種生命循環。

張宏聲(CHANG Hung-Sheng)於2007年發表《無盡.境》系列,以數位影像合成手法重新創造出滿足心象投 射的風景。藉由符號的重組建構來探求外觀真實的影像所不能完全體現的心靈情境。將真理、愛情以及孤寂的主 題以其簡潔的形象與象徵性的元素來詮釋。他認為:「造境,只為表白我深層的心境,表白我更真實的靈魂!」。 2009年發表的《天.地.人》系列,呼應了中華文化中《三字經》裡所謂的三才,甚至可上溯到《周易》的陰陽立 天,剛柔立地,仁義立人的概念。指的是構成生命現象與生命意義的要素。創作者以人體來演繹大地,以精湛的 手法與邊緣光描繪模擬出天地的廣袤,也反映了東方美學的哲思。

呂良遠(LU Liang-Yeavn)的《眼見、觀思、磐古》 系列作品是彙集1985~1987年間長期觀察野柳(Yeh- Liu)這片台灣北海岸的成果。從對奇石巨浪地反覆觀想,到將有形的外在物體轉化成內心的悸動與共鳴,作者透 過攝影的屬性將剎那變為永恆,引領我們走向觀看物體本質的境界。他認為真實與幻境之間因有“距離”的觀想 而產生美感; 物象的象徵意義與潛在意涵則是開啟與擴展想像空間探索的關鍵。拍攝期間,作者時而與磐石共存、 共感,體會著潮來潮往與季節更迭;時而跳脫出來,客觀地觀思著屹立在亙古時空中的奇石,記錄下它們被環境所 刻劃下的時代容顏。

洪世聰(HUNG Shih-Tsung)的《墨像之境》系列,以廊柱與階梯塑造出如劇場佈景又如神殿般的效果,強化了“ 敘事性”也增添了一抹神秘感。對於黑與白以及前景與景深之間對比性的掌握,強化了戲劇張力。重複的廊柱結 構產生了韻律感,也與水面的動靜之間相互協調又相互制衡。作者希望“使觀看者進入影像的表象與內心的景深 塑造差異”,進而激發出無限的想像空間。2009年的《異魅.憶影(Bizarre Images of Memory) 》,作者拍攝呈 現空靈狀態的建築物後,運用合成與拼貼手法試圖再現這個空間曾經承載的生命溫度。或者選取並集結能反映自 我心象投射的圖像,想像出更多未來或未知的故事。

黃文勇(HUANG Wen-Yung) 藉由《被凝視的風景 (The Gazed Scenery)》系列來思索大自然造物主與人類創 作者的關係,以及進行對“美”與“醜”的批判。他用賦有“醜的美學”的影像來“潤飾”大自然遭受人為“刻 畫”後的樣貌。讓觀者在“美”的標準檢視下,更凸顯出人為痕跡的衝突感。進而隨著作者的詩文與影像,不斷 地反思人對大自然環境的態度。憑藉影像的合成,讓攝影從“捕捉某個瞬間,來表達當下情感”轉化為“重組不 同瞬間,來建構內在世界的感受與概念”。表面上看似和諧平靜的影像,有著寧靜沉寂低調的情緒,實則隱含著 心靈的無奈與惆悵的詩意,最後化作無語的風景凝視。

黃華安(HUANG Hua-Aun)行腳踏遍江山萬里,唯對東方美學情有獨鍾。《星圖航道》系列,是他走遍大江南 北集結的影像與詩文創作。作品中的構圖與象徵元素流露出作者的內心想望:他期望“到達,一個孤獨與自由的 高度”;他走在“多歧的一條航線上,仔細凝聽,夢在遙遠的風暴裡,輕輕的呼喚”。影像藉由作者“詩情畫意” ,營造出寫實卻如夢境般的風景。他靜靜地看著物換星移與時空流轉,細細地品味“觀自在”。

張仲良(CHANG Chung-Liang)在《窗‧明鏡‧透視(La fenêtre miroitée. Transparente)》的系列中,如“徜 徉於時空經緯的旅者(un voyageur qui flâne dans le temps et l'espace)”,藉由“窗”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 中介,來巧妙遊走於心靈與現實的空間。風景的視野往四方延伸,而其中的細節與元素,如光影、線條、煙霧、 色彩、人物與物件的配置等...,都有著意境與意涵的考量,並融入了作者不同時期的心境轉換。每個局部都如同 一個視窗,串聯時間與空間的軸線,試圖開啟觀者心扉的共鳴,牽引著觀者的目光,或窺探一種室內私密的情境; 或迎向物外開闊的可能性。 

發表于“夢土”台法攝影藝術家交流展展冊 2014

相關連結:法國藝術學術誌:http://www.tk-21.com/article55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攝影藝術家 法國視野
    全站熱搜

    癌友維I You 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